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导航栏目
学习专栏
淳化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发布时间:2024-05-24 08:42:33 阅读次数:782次

近年来,淳化县紧扣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在强体系、抓班子、筑堡垒、兴人才中发挥组织优势、彰显组织效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优化领导体系,把主体责任扛起来。坚持把责任制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的关键,成立县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组织、乡村振兴等14个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建立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县直部门具体负责的《工作任务清单》《实事硬事清单》,做到责任人、质量标准、时限要求“三个明确”,形成县委书记主抓、组织部部长协调、县镇同频联动的落实工作体系。按照“五强促振兴”思路,以“强党建”为统揽,出台组织振兴、人才振兴《实施方案》,整合人社、民政等27个部门力量,分别组建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工作专班,搭建起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县上下协同发力的合力推进机制。实行专班推进、专人负责,建立定期报告、协调推进、督导考核、县级领导联系“四项机制”,组织部门落实清单管理、全程跟踪、三色督办,让各项任务情况有底、心中有数、工作有序。

配强领导班子,把干事劲头鼓起来。牢固树立抓党建先抓干部、促振兴先育队伍理念,选拔26名35岁以下优秀年轻干部进入镇领导班子,98名40岁以下优秀青年、创业能人进入村级班子,对履职不力的6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调整,全面提升镇村班子战斗力。全覆盖选派驻村干部410名,制定管理及考核办法,建立“两个任务清单”,出台“四项制度”,推行每周一清单、每月一汇报“八个一”工作机制,推动帮扶工作提质增效。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创新“534”工作法,组织镇街道开展效能提升“大比武”46场次、工作实绩“晒比评”32场次,组织镇党委书记和农业等部门负责同志赴厦门大学学习乡村振兴做法,分8期组织镇村书记赴千阳、新绛等学习壮大村集体经济经验,推动县镇村干部乡村振兴能力大提升。

突出政治功能,把战斗堡垒强起来。创新提出“1357”工作思路,累计投入5200万元推进村级组织活动阵地标准化建设,铁王镇、石桥镇、官庄镇、润镇成功创建市级示范镇。标准化布置活动阵地,清单化推进“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制度落实,不断增强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组织力。探索“镇街搭台、多村融合”等一批新路径新模式,把带富能人吸引到村集体经济、把最赚钱的项目放到村集体经济,设立1亿元产业振兴发展基金,整合2.9亿元资金注入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发展苹果6.8万亩、荞麦4万亩,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到77个,2024年力争实现薄弱村清零。全面推广秦庄村“1+5+N”议事协商模式,制定红白事管理、普法宣传等11项规章制度,探索推行党员“定岗进网”、邻里“十户联治”网格化管理模式,推动党组织领导作用有机嵌入乡村治理。

坚持引育留人,把人才队伍建起来。坚持把人才振兴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第一资源,2023年面向基层招录招聘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50名,建立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淳化工作站、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与西农大共建“两院两基地”、与陕西科学院联建示范基地4个,柔性引进专家教授120名。依托9个专家工作站,培育土专家、职业农民等农村实用人才1355名,举办“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培训班,开展“专家人才下基层”服务活动,采取“师带徒、强带弱”方式培育青年专技人才213名。建立县级领导联系人才机制,发放“兴淳人才绿卡”65张,享受免费停车、体检等6项待遇,全覆盖落实县管拔尖人才岗位津贴,为“双一流”本科生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发放安家费、生活补贴和租房补贴13.7万元,为副职村干部每人每月增加补贴160元,真正把人才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动力引擎。


qqq
213